2022年在抚宁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齐心协力,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农业生产,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促使我区全年农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
一、总体情况
2022年全区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到737476万元,同比增长4.5%。产值增速全市排名第一位次。其中,农业产值达到277359万元,同比增长1.8%;林业产值达到26960万元,同比增长9.7%;牧业产值达到314216万元,同比增长5.4%;渔业产值达到1930万元,同比增长1.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到117011万元,同比增长7.1%。从分行业看,牧业产值占比最高,达到42.6%;农业占比次之,达到37.6%。
二、农业生产运行特点
(一)农业种植业情况
1.粮食种植情况。我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10万亩,同比增长0.3%;单产361公斤/亩,同比下降1.4%;全年粮食产量7.63万吨,同比下降1.0%。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63万亩,同比下降19.7%;夏粮产量0.57万吨,同比下降20.1%;秋粮播种面积达到19.47万亩,同比增长2.5%,秋收粮食产量达到7.06万吨,同比增长1.0%。
2.蔬菜种植情况。2022年我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1.80万亩,同比增长1.2%;蔬菜总产量达到51.95万吨,同比增长2.8%。食用菌产量达到0.01万吨,同比增长14.7%。主要是坟坨镇新增了蘑菇产量。
3.干鲜果种植情况。2022年我区园林水果总产量15.98万吨,同比增长10.6%。种植品种主要以苹果、桃、梨为主,其中苹果产量10.97万吨,同比增长9.6%;桃产量3.07万吨,同比增长18.0%;梨产量1.39万吨,同比增长7.1%。干果总产量1.59万吨,同比增长10.3%。其中板栗产量1.19万吨,同比增长10.5%;核桃产量0.40万吨,同比增长9.7%。
4.中药材种植情况。2022年我区部分中药材开始进入收获期。2022年中药材产量达到207.50吨。主要来自留守营镇和茶棚乡。品种主要是白头翁、金银花、五味子等。
(二)林业生产情况
2022年林业生产完成造林面积3018公顷,同比增长29.0%。木材采运12850立方米,同比增长1.7倍。
(三)畜牧业生产情况
1.育肥羊饲养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羊存栏15.32万只,同比增长0.8%。累计出栏36.47万只,同比增长6.7%。饲养区域主要集中在坟坨镇、榆关镇、茶棚乡。
2.生猪养殖规模略有下降。2022年猪存栏23.72万头,同比下降5.2%。累计出栏62.04万头,同比增长4.3%。能繁母猪存栏2.72万头,同比增长0.4%。
3.家禽养殖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家禽存栏321.05万只,同比增长2.4%。累计出栏1289.49万只,同比增长1.3%。
4.牛饲养规模稳定增长。2022年牛存栏2.84万头,同比增长14.0%。累计出栏2.77万头,同比增长6.7%。
(四)渔业生产情况
2022年水产品产量1062吨,同比增长1.4%。全部为淡水鱼产量。
三、影响因素分析
我区特色农业产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成为撬动农村经济的主杠杆,是助农增收的动力源泉。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具体表现为:
(一)设施农业体量小,市场竞争力弱
1、设施蔬菜发展偏缓。全区设施蔬菜经过近20年的种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西红柿成功注册了“茶棚”品牌,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有专业市场,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但是与兄弟县区昌黎县相比,抚宁设施蔬菜发展速度偏缓。2022年昌黎县设施蔬菜产量达到41.02万吨,占蔬菜总产的比重达到38%。而抚宁设施蔬菜产量为7.28万吨,占蔬菜总产的比重仅达到14%,比上年还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与昌黎更是相差24个百分点。
2、食用菌发展滞后。村级报表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区食用菌产量呈快速下滑的态势。抚宁食用菌种植高峰是在2018年,食用菌产量达到了0.36万吨。之后几年食用菌种植进入了低迷期,产量也急剧减少。2022年食用菌产量仅达到0.01万吨,与2018年相比下降99.7%。食用菌产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抚宁镇、留守营镇等乡镇的种植户放弃种植造成的。通过与种植户了解,放弃种植主要是受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而兄弟县区青龙县食用菌种植已发展成为当地重点产业,年产量达到了1万吨,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二)生猪养殖受大环境影响,发展遇到瓶颈
一是环保压力大。抚宁撤县设区后发展定位是国家级生态功能区。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目标,需做好重要河流环境综合整治。沿河生猪养殖粪便禁止直排,散养户和中小型养殖场户达不到环评标准,缩减养殖量,导致全区生猪饲养总量下降。二是生猪市场价格不稳定。2021年以来生猪市场收购价波动频繁,加大了养殖风险。再加之受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养殖户对未来市场失去信心。
四、对策建议
伴随我区实施“乡村振兴夯基行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方略,不断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我区的农业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扩大设施农业种植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1、加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建议以茶棚乡西红柿种植的成功经验为基础,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的种植,让设施蔬菜种植成为兴农、富农的主要产业。同时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农户新建或改扩建棚室。相关部门做好技术指导,帮助菜农提高技术,增加产量和效益。
2、支持鼓励食用菌种植。食用菌种植在成本投入上有相对优势,一个棚室的投入大约在1万元左右,相比设施蔬菜成本要低的多。但从以往的农户种植情况看,食用菌种植技术尤为重要,比如棚室温湿度的掌控、菌棒的扎眼等,都会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建议相关部门牵线,帮助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和周边县区的生产企业进行对接,到企业进行观摩学习,达成订单式生产模式。
(二)加强养殖业统筹规划,确保生猪优势产业健康发展
面对当前生猪养殖与环境之间的冲突,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建议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基础,从全局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控制养殖规模、饲养密度和发展速度。特别要做好防疫检疫工作,将疫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