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区教育提升工作专班副指挥长、副区长曹丽虹在抚宁一中五楼会议室组织召开清北校友助力抚宁教育振兴研讨会。区教育提升工作专班副指挥长、区政协副主席徐秋阳,清北校友张宏林教授出席研讨会。区教体局、区教师发展中心、区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和抚宁四中主要负责人及各学校代表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生源、培优、引领助力方式等具体内容,畅谈想法,期望以此为契机,迈出抚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
把握政策红利。研讨中,很多校长和老师提出,因为优质生源外流,过去的很多教学方式方法都需要调整,班级里缺少优秀的领头人,无法带动全班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徐秋阳的讲话给大家树立了信心。他表示,现在国家和省频繁出台多项教育政策,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为我们留住优质生源提供了政策支持,一定要把握政策红利,为教育发展打基础。
积极谋求办法。第二中学校长杨松提出可以采取提前预热家长、提前预热学生的办法,李谭校长提出为新高一学生提前提供有效学业支持的办法,都很有操作性。
立足现实育人。面对目前优质学生流失的现状,埋怨无济于事,只有立足现实培养学生。第一中学副校长谢立亮、薛赛都提到要加强学生励志教育,进行精神引领,树立远大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成才成功的信心。
灵活运作助发展。第一中学校长张瑞金提出,可以充分发挥清北校友会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为优秀学生开展多方面的学业服务指导,其他校长也提到,清北校友资源丰富,可组织学生研学交流,提升学生素质和水平。
全面诊断补短板。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彦春特别提出,可以利用清北校友的专家团队,为抚宁教育把脉问诊,找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的办法,再制定方案补齐短板。
双轮驱动做培优。希望清北校友们不仅做学生的培优,也做教师的培优,为抚宁教育发展积蓄后劲儿。与会人员还就如何增强抚宁一中的吸引力、如何实现清北校友与优等生一对一联系等进行了研讨。
曹丽虹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此次研讨会是一次头脑风暴,研讨了学生流失问题、思想目标问题、教研教学问题和激励机制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提高政治站位,融会贯通地找方法,不能走偏路,必须契合中央政策要求,必须明确党政、家庭、社会、学校四方责任,树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出台相关政策,引入成型做法,建立竞争机制,用决心、恒心和信心找到抚宁教育破冰的方法,暖教师心,暖家长心,圆教育梦。
(抚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