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注重实效,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各学校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特点,突出安全重点内容,开展好专题教育。继续深入开展“六不一会”防溺水教育,特别教育学生在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强化学生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出行时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运用多种载体向学生宣传雷击、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预防知识,在雷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要尽量留在家中或其它安全场所,防止事故发生;外出往返途中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提高防范人身侵害、防受骗和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等,以防疾病的发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和防火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未成年学生不到营业性网络场所上网,要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三是拓宽渠道,建立假期家校对接机制。各学校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以及家访、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做好假期学生安全家校对接工作,强化学生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责任的意识,指导家长做好暑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与乡镇(街道)、居(村)委会、驻地派出所的联系,密切注意相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信息,必要时及时通过班主任提醒家长或学生,提早做好防范。班主任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保持和学生及家长的联系,一旦发生重大险情或事故,应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四是保障安全,加强学生集体活动管理。暑假期间,各学校原则上不组织学生进行外出集体活动,若需要举行活动,须事先按“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规定报批。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擅自组织师生员工集体外出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大型集体活动时,应制定安全预案,在活动地点、出行路线、交通工具选择上精心设计、远离易发生雷击、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危险地区,严防交通事故、拥挤踩踏、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火灾等各类学生伤亡事故发生,确保学生集体活动安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举办各种活动,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避开恶劣天气。
五是严阵以待,切实做好暑期防汛工作。各学区中心校和学校高度重视雨季防汛工作,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制定好防汛预案,储备好防汛物资。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根据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一旦出现重大汛情,要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自保自救,及时控制和排除险情灾情,减少损失,同时要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相关部门。
六是严格安保,强化假期校园安全管理。放假前,各学校进行一次彻底的隐患排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到位。暑假期间,要特别做好校舍、围墙和教育教学设施的改造、维护和修缮工作,保证新学期安全使用;组织专门力量,加强校园安全巡逻,严格执行外来人员出入校门登记检查制度,对重要物品以及危险品妥善保管;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暑假期间,学校主要领导和带班领导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遇有重要紧急情况,要快速反应,稳妥处置,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