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区中心校、局直学校: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秦皇岛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秦教基[2019]6号)精神,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现就2019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政策
各学区中心校、局直学校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同时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的原则,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进一步简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合理确定入学条件,确保符合条件的应入进入,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区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享受与本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
二、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就学
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各学区中心校、局直学校根据各学校学位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学校不得拒绝接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同时避免将随迁子女集中在少数学校,确保随迁子女按时入学。各学区中心校、局直学校要成立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小组,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布入学政策,设立和公布监督咨询电话。各学校要提前做好接收随迁子女的准备工作,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随迁子女的入学解释和咨询工作,张贴入学条件,使随迁人员充分了解有关入学政策、招生工作程序和有关要求。随迁子女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的,应依法予以统筹安排。学校要按照“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随迁子女的学籍转接和管理工作,严禁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
三、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的教育教学管理
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并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要加强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真正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得来、学得好。
附件:秦皇岛市抚宁区教育和体育局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小组
秦皇岛市抚宁区教育和体育局
2019年6月3日
附件
秦皇岛市抚宁区教育和体育局
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小组
组 长:魏振标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副组长:赵大海 教育督导室正科级督学
康瑞梅 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
体育发展中心主任
阚丽萍 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
张春玲 教育和体育局副科级督学
赵江华 教育和体育局副主任科员
成 员:路术霞 教育和体育局教育股股长
宋蓬山 骊城学区中心校校长
呼中田 骊城学区田各庄分校校长
耿荣春 骊城学区下庄分校校长
高文欣 骊城学区坟坨分校校长
张艳红 留守营学区中心校校长
王永红 榆关学区中心校校长
张金星 大新寨学区中心校校长
柳会国 台营学区中心校校长
赵国安 茶棚学区中心校校长
仇怀琳 第四中学校长
张 丹 业余体育学校校长
陈学宽 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杨 松 金山学校校长
秦皇岛市抚宁区教育和体育局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和体育局教育股,办公室主任由路术霞兼任。
秦皇岛市抚宁区教育和体育局 2019年6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