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执行《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2号,以下简称“省政府2号令”)要求,深入推进全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以下简称“双控”)机制建设,推动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深入推进全镇安全生产“双控”机制建设。到2020年底,在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建立制度健全、职责明晰、运行规范、管控有效的“双控”机制,形成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自行辨识管控、隐患自行排查治理、责任自行担当负责”的工作模式,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全面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二、工作重点
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省政府2号令规定的各项义务,并按照省各有关部门印发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指引)》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双控”工作制度
1.建立工作制度。围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风险辨识公示制度、风险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双控”工作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评估分析和改进,对“双控”工作进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2.明确层级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双控”机制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熟知“双控”机制建设中应建立的制度、风险分级的方法、风险辨识的流程等主要内容和省政府2号令相关要求。在主要负责人领导下,成立由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等专业人员以及一线员工代表参加的“双控”工作推进团队,具体负责“双控”机制建设工作。
3.建立工作档案。建立“双控”工作专门档案,对本单位风险分布图、风险管控信息台账、事故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治理信息台账、隐患整改方案等构建“双控”机制、开展“双控”工作的相关资料集中统一归档,进行痕迹化管理,实现可追溯管控。能够连通互联网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使用市智慧安监平台对双控工作专门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二)加强“双控”教育培训
1.开展专项培训。对“双控”工作推进团队开展专项培训,重点培训如何发动和指导全体员工对其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对岗位辨识的安全风险以及制定的管控措施进行审核。
2.组织全员培训。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双控”机制建设岗位培训,使员工结合各自岗位,熟练掌握风险辨识的方法、风险分级原则、制定管控措施的要求等,形成风险管控措施由岗位一线员工制定、车间审核、部门审定,并由一线员工来实施、评估、完善的往复工作流程。
(三)编制发布风险分布图
1.开展全面辨识。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风险因素辨识方法,发动全员,自下而上对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要素开展辨识,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辨识要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通过辨识确定本单位风险点数量,并逐个确定责任人。
2.公示风险分布。按照风险因素辨识的结果,按要求对不同风险等级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进行标注,根据生产组织、工艺等行业特点,逐级编制并发布风险分布图。
(四)制定并公示风险管控措施
1.制定管控措施。针对风险因素辨识的结果和风险分布图的内容,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从工程技术、管理、个体防护等方面制定和完善风险管控措施。
2.提高管控效果。在制定管控措施时,应该遵循消除、替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优先层级顺序,其中消除类措施可单独制定,后四项管理措施宜组合使用,以提高风险管控效果。
3.公示管控措施。在醒目位置、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应急措施、责任人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五)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1.明确台账内容。风险管控信息台账应包括风险点位、检查类别、风险因素、风险描述、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可能产生的后果、风险等级、管控周期、主要管控措施、应急处理措施、检查人员等内容,风险管控信息台账要全部录入到智慧安监平台。
2.实时动态调整。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风险等级,及时调整管控措施和风险管控信息台账,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
3.利用社会力量。本单位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可聘请专家或技术服务机构,指导风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但不得包办或代替生产经营单位。辨识风险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单位人员、生产、环境的实际情况。
(六)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
1.明确清单内容。依据风险管控信息台账和国家相关行业标准,按照风险等级与管控责任分别编制本单位各级、各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应包括: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失控表现、隐患类别、隐患描述、参考依据、排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排查时间等内容。
2.开展隐患排查。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开展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对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形成事故隐患的,列入隐患治理信息台账。
(七)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
1.制定整改方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按要求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消除隐患。
2.组织方案论证。重大隐患整改方案实施前应当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整改人员进行论证,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参加。
3.报告重大隐患。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在整改方案中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八)建立健全隐患治理信息台账
1.明确台账内容。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应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完成时限、复查结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
2.实现闭环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要使用智慧安监平台,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实现事故隐患发现、登记、整改、验收、销账的闭环处置,实现对本单位隐患自查、自改、自销的常态化管理模式,并依据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定期完善风险管控措施。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9月中旬)
镇政府组织召开全镇“双控”机制建设动员会议,对“双控”推进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典型培育阶段(2019年9月—10月)
实施“百十一”示范带动工程,要遴选2家双控机制建设基础较好的生产经营单位,共同培育2家小微以上示范生产经营单位。
10月底前,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制定管控台账、编制隐患清单、照单排查隐患、闭环治理隐患,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经验做法。根据情况,适时分行业召开现场会,示范带动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三)重点推进阶段(2019年10月—12月)
年底前,辖区内所有规模以上及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完成“双控”机制建设工作。
(四)全面推进阶段(2020年1月—10月)
2020年9月底前,小微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完成“双控”机制建设。
1.2020年1月底前建立健全本单位“双控”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团队,明确任务图和时间表。
2.2020年2月底前全部完成风险因素辨识、明确风险等级、制定风险分布图。
3.2020年3月底前参照典型示范单位模式,完成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公示,制定包含风险防控措施的风险管控信息台账,并录入智慧安监平台。
4.2020年4月底前结合风险管控信息台账组织全员培训和岗位培训,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形成全员查隐患、有隐患及时治理的局面。
5.2020年9月底前,分类分批逐步完成小微生产经营单位“双控”机制建设。
6.2020年10月底前,全镇“十小”场所等微小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完成“双控”机制建设。
7.2020年10月底前,通过示范乡镇带动,全面完成微小生产经营单位“双控”机制建设。
对于新改扩建和临时停产停业生产经营单位,于恢复生产后即时推进“双控”机制建设。
(五)总结提高阶段(2020年11月—12月)
各单位对本单位、本行业“双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报镇安监站。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镇安委办成立深入推进“双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镇长张波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安监站。要制定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目标,细化任务和措施,确保“双控”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要把“双控”机制建设作为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最基础的工作、最重要的举措、最管用的长效机制,打机制建设“持久战”和风险隐患“歼灭战”,确保“双控”机制建设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二)广泛宣传,迅速发动。要迅速召开动员会、宣讲会,迅速宣传发动,以最快的速度发动到每一家生产经营单位,确保不漏一家单位。采取广播、宣传标语、印小册子等方式,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使每家生产经营单位都知晓并重视“双控”工作。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参加动员会、宣讲会,要亲自抓、真重视,上至管理层、下到各车间班组,层层发动,要组织印制工作手册,发放到每名员工手中,使本单位各级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广泛知晓风险、隐患、事故之间的关系,充分了解风险管控的相关要求。
(三)加强调度,强化督导。要实行月调度、月报告制度,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双控”机制建设台账,挂图作战,不漏一企,发现进展缓慢的,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作进度,每月汇总本行业情况,各单位要进一步熟悉使用智慧安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工作开展。区级各相关部门要落实行业安全监管职责,按照“三个必须”要求,组成督导组,定期督导工作进展情况,切实推进全镇范围内所监管行业“双控”机制建设工作。镇里实行领导包联制度,包联领导亲自带队定期开展督导,确保“双控”机制建设工作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
(四)强化执法,严格处罚。各单位要将推进“双控”机制建设与行政执法紧密衔接,将“双控”机制建设作为执法检查的必查内容。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双控”机制建设工作不力的生产经营单位采取加大执法频次、顶格处罚等方式督促其依法开展“双控”机制建设。要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观摩执法和执法现场会等方式扩大执法效果,实现“执法一家,触动一片”的效果,以高压态势倒逼生产经营单位按照进度推进“双控”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