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抚宁区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经济运行稳步复苏,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市场预期总体向好,抚宁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今年上半年实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6348万元,同比增长2.0%,比一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2290万元,下降4.4%,拉低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3814万元,增长10.8%,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0245万元,增长0.3%,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基本平稳。上半年,抚宁区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82648元,同比下降3.3%。其中实现农业产值71073万元,同比增长0.6%;林业产值9922万元,同比下降25.5%;牧业产值179215万元,同比下降5.5%;渔业产值269万元,同比下降6.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169万元,同比增长11.9%。
2、医药制造业支撑力度大。上半年,抚宁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其中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4926万元,同比增长22.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高达213.8%。
3、建筑业支撑经济增长。上半年建筑业增加值70852万元,增长33.9%,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贡献率150.3%。
4、服务业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抚宁区服务业增加值310245万元,增长0.3%,较一季度增速提高8.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63693万元,增长14.8%;市非营利性服务业(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实现增加值99132万元,增长6.4%,合计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一) 生猪出栏下降,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12.5 万头,同比下降9.9%,使生猪产值同比下降11.8%,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4个百分点,拉低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3.1个百分点。
(二)重点行业对工业增长影响较大。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是抚宁区工业重点骨干行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屠宰量不足,上半年产值比重较去年同期降低2.3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下降23.1%,拉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0个百分点。受疫情、大气环境治理等因素影响,上半年造纸企业停产时间较长导致增加值同比下降15.0%,拉低抚宁区规上工业增速2.1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低迷直接影响GDP增长。上半年,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38.7%;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3.1%;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30.3%;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28.9%。批零住餐四行业拉低GDP增速0.7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抓实抓牢承担的责任目标,密切监测经济发展支撑指标月度数据变化。建议政府各相关部门密切跟踪监测指标月度数据变动,对照全年发展目标,全面分析、研判指标走势。特别是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影响较大营利性服务业税收增速、财政八项支出、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加强调度,做好预测预警。
(二)抓实抓牢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稳定畜牧业生产。
上半年生猪销售价格较高,养殖利润持续稳定,建议农业生产部门加强对养殖户在猪疫病防治上的技术指导,打消养殖风险顾虑,引导养殖户积极补栏,提高生猪生产能力,促进抚宁区生猪产能恢复。
(二)抓实抓牢项目储备,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继续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尽快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继续强化项目分类调度和要素保障,加大项目谋划力度, 建立重点项目台账,推进项目早投产、早落地、早达效,为经济不断注活力。
(三)抓实抓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为工业发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工业是抚宁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是就业、财税的主要支柱,工业稳则经济稳。一是培育成长型企业达标入统。以新增入统企业为重点,从新建企业和规下转规上企业两方面进行摸底排查,将基本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扶持对象,指导帮助企业尽早达标入统,形成经济新增长点。二是要精准施策,开展对口帮扶。相关部门要深入企业,对抚宁区重点行业要动态化差别管控,积极帮扶停限产企业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见的困难,真正让“一企一策”帮扶行动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四)抓实抓牢城镇化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和外地经营者到抚宁从事二、三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二是加快特色商贸、住宿餐饮、旅游服务等行业发展,提升周边人群来抚宁消费的欲望;三是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组建有实力的集团,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旅游带动吃、住、行、玩、购等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