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坨镇“农旅+”走实乡村振兴路
近年来,坟坨镇立足资源禀赋,以农旅融合为航向,聚焦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探索出一条“以农促旅、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坟坨镇地处昌黎、卢龙、抚宁交界处,紧邻城区,位于宁海大道西出口,距京沈高速出口5公里,S261省道贯穿南北。辖区32个行政村,面积约102.7平方公里,耕地1.5万亩,山地6万亩,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镇域第一名山兔耳山为抚宁近处最高峰,兔耳山挺拔秀美,常有青云缭绕,因最高的两峰形如兔耳而得名。坟坨镇山青水碧,风光秀美,素有“花果之乡”美誉,林果业基础雄厚。旧县桑葚,滑石前、滑石后千亩热杂果,马家峪精品苹果,后明山百年板栗,兴王庄、五里铺小吊瓜,芦峰口中华圣桃,黑山峪香椿,大李庄、纸坊设施蔬菜等农产品久负盛名,发展观光彩摘旅游业得天独厚。
一是依托林果种植采摘特色,打造兔耳山片区融合发展新业态。
“抚宁天路”盘旋于兔耳山下,东起坟坨镇旧县村、西至茶棚乡南山村,全长10公里。2021年坟坨镇将王家湾至旧县村段农村公路拓宽升级,解决了通往“天路”的瓶颈路段,实现坟坨与周边县际路网、宁海大道、京沈高速的无缝链接。崭新的沥青混凝土路穿山过岭,黝黑的路面和金黄的标线蜿蜒盘桓于满目葱翠中,宛若腾飞的巨龙在兔耳山间时隐时现。全市最大桑葚采摘基地旧县芳美桑葚合作社位于兔耳山脚下天路旁旧县村,采摘基地占地135亩,年产桑葚十余吨。每年5、6月份,硕大饱满,甘甜多汁的桑葚成熟上市,“访天路沐桑荫,兔耳山脚下采桑葚”,是周边游、亲子游、骑行爱好者最为青睐的游玩线路。
二是突出畜禽养殖优势,打造现代化体验式新企业。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善源禽业坐落于坟坨镇五各庄村,主营蛋鸡养殖,年产鸡蛋4560吨,年产值4600万元。该公司为农业农村部鸡蛋生产标准化示范场、河北省名牌产品,产出的“富来士”品牌鸡蛋,是我市暑期供应唯一鸡蛋产品。现二期项目拟投资1000万,新增10万只鸡,可年增加400万斤鸡蛋产量。公司引进国际领先、全省先进的全自动化蛋鸡生态养殖生产线,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全自动化是最大亮点。公司增加体验式消费,让游客亲临农场,实地了解善源蛋鸡生长环境和鸡蛋的产出过程,品尝鸡汤的鲜美和鸡蛋的与众不同。
三是着眼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镇域经济新支撑。
(1)汉风耕读苑恒温保鲜库、酵素车间建设项目。汉风耕读苑恒温保鲜库建设项目占地6亩,拟投资300万,用于储藏水果、姜等经济作物;酵素车间建设项目占地3亩,拟投资800万,用于生产酵素类饮品上市销售。届时,可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向果农收购水果,扩宽水果销售渠道,提高企业收益的同时,提高农户种植水果的积极性,促农增收。
(2)沃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扩建项目。该公司位于后明山村,占地 55亩,年产食用菌45吨;在建的二期工程包括菌棒生产、菌种研发车间,占地5亩投资240万元;视疫情情况今年或明年预投资200万,建设大棚25个。建成后食用菌产量将每年增加至300吨,年产值达200万元,可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个,同时生产的菌棒可以销售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产出蘑菇进行回收,蘑菇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四是突出生态文化优势,打造乡村旅游新目的地。
滑石后村位于抚宁城南15公里,地处山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水环抱,景色怡人。镇围绕滑石后水库公路,硬化道路1500米,可开展环湖自行车骑行、山地自行车体验以及登山等徒步活动;对全村房屋统一修建红色彩钢瓦顶,绘制文化墙, 村民活动中心道路两侧,农民院墙前后栽种四季绿植,村民房前屋后,采用竹子编制篱笆院,形成独特景观带。坟坨镇利用滑石后村热杂果丰富资源,谋划设计春赏花,夏避荫,秋摘果等节庆农事体验活动,丰富旅游内容。红色旅游文化以储粮基地、兵工厂、烈士墓、黄岭炮击站等革命基地为基础,建设红色展览馆,完善旅游标识导览系统等。目前,村内农家乐、农业观光园、民宿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达52个,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坟坨镇滑石后村最新获评“2022年省级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是我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