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抚宁区交通运输局
2022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为主线,以明晰权力责任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积极构建依法行政、决策科学、监督有力、运行顺畅的工作格局,为我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法治政府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法治保障。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机构职能。根据行业法律法规修订情况及时调整权责事项清单、执法事项清单。积极联系上级部门,按照条线统一要求,结合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使用,对已公布权责事项清单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备案、行政裁决、公共服务及其他权力共10大类257项权责事项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核对梳理,主要针对法律法规修改条款及时逐条更新,确保权责清单实施依据、责任事项、追责情形详实准确,做到“全国一张清单”模式,清单之外无事项。制定了权责清单调整公开制度,确保“清单”有效落实。
(二)持续简政放权。大力推进省交通运输厅行政执法系统平台、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双随机抽查平台、信用建设管理平台、秦皇岛政务服务办理平台的使用,推进高频事项全流程网办,实行告知承诺制,实现数据有序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落实市场主体准营准入办事效率。全年累计使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办件48件,录入互联网+监管平台14条执法记录,利用双随机抽查平台,结合信用等级分类差异化监管要求,抽查市场主体13家,完成了年度抽查计划。
(三)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年初我局综合执法大队组建后,为让所以执法人员尽快适应工作新需要,我局及时梳理行业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汇总,整理成上下两册《法律法规汇编》及《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应知应会操作手册》、《全国行政执法典型案件》等400余本进行发放,并要求熟悉学习。组建“交通局执法培训群”微信工作群,将执法所需法律知识、工作流程、典型案例等进行归纳、总结、简化,并发放到本群组织学习,突出将“以案释法”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今年,共组织11轮执法人员参加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网络考试,已全部通过;组织2名执法人员参加交通部法制司抽考,成绩均在80余分以上。三是规范执法文书。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伊始,人员、业务尚未成熟,执法监督中队结合各中队业务,针对取证要素、文书制作等进行规范并进行业务指导,特别是今年针对市局专项整治所提出的问题,对行政检查文书进行了规范,制定了统一的文书格式并培训下发,要求各中队严格执行,并且每周上报再统一进行公示,累计公开行政检查715件,审核行政处罚案卷159件,严格落实“三项制度”。组织人员参加市局案卷月评查活动4次,按照市局提出整改意见,及时修改执法程序及文书。为提升执法队伍能力素质打下坚实基础,迈出了交通执法改革的第一步。
(四)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按照市局有关要求,制定了我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并对照《河北省行政执法文书评查标准》,及时修改文书格式,强化执法文书档案台账管理,确保符合各级评查标准。同时,明确法制审核主管领导和法制审核人员,严格落实审核程序及审核清单内容,做到有案必审。在全过程记录重点环节,强调音像记录务必与文字记录相符合,并在文书上备注音像记录保存位置。执法结果公开公示落实到位,全年在信用秦皇岛、河北省互联网+监管、河北省行政执法公示及区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公开了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信息。
(五)加强重点领域执法。一是保护路产路权。累计巡查里程9.37万公里,清理路阻路障198处、摆摊设点400余处、杂乱招牌414块、非交通标志135处。二是执法联合行动。累计检查各类违规行为774起,其中处罚企业159起,三是行业管理与安全生产并重。共检查运输企业189家次,开展客运及危险品运输企业“人车见面”2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46起,并全部整改到位。四是加大超限超载治理力度。坚持路警联合治超常态化机制,累计检测车辆685台次,卸载货物15545吨。
(六)积极应对诉讼案件。对2021年以来诉讼案件、复议案件进行梳理,并且全力应对2022年代表区政府应讼案件,积极协调涉及部门、乡镇、律师,梳理提供完整证据链,2022年共收到行政诉讼案件17件,参加庭审13次,目前有3个案件未开庭。其中12个案件为大新寨、台营村民,为修建公路征拆引起案件。我局多方协调、收集证据、联系律师进行应诉工作,目前结果多为市中院驳回起诉,村民上诉至省高院。
(七)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利用“315”诚信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学习《交通运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修订《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容缺受理制度》,上报至信用办;根据区信用办要求,制定并上报“信易行”、“双公示”等信用体系工作方案,对信用监管事项清单进行核对梳理,对2015年以来行政监督检查信息进行归集,共归集公共信用信息28条,按要求每月进行信息归集上报并形成常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统计上报区信用信息管理办公室14类信用信息,并组织信用修复工作开展,完善市场主体企业台账,并通知相关企业做好信用修复工作;协调推进“信易贷”平台企业入驻,累计入驻企业188家;编辑有关《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中央编办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等12个国家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文件并制作成PPT课件在业务大厅播放,并参与辖区企业家“沙龙”现场解读政策。
二、存在问题
(一)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与新时期执法要求存在差距,执法人员平均年龄偏大,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综合执法改革后人员较多,队伍初步整合,队伍管理、制度建设、人员法治素养亟待加强。
(二)互联网+政务推广仍有待提高。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建设仍处起步阶段,互联网技术如何在交通运输行政和执法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果还需不断摸索和改进,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仍需加快融合。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执法人员是代表国家、行政机关为维护公共利益,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公职人员。因此执法人员要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确保执法主体合法、执法内容合法,因此,我局将继续不断举办专题学习班、执法业务培训、聘请专业老师授课等形式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调取执法案例进行相互学习,并且每半年组织一次执法考试,对不合格者进行待岗学习,总之,通过多种举措努力提高交通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二)继续落实“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继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全覆盖,将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23年努力扩大“互联网+”在执法领域中的运用,减少群众跑办时间,提高监管效率。
(三)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并且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检查活动,努力打造“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执法铁军,为人民群众办更多实事、好事,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202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