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抚宁区交通运输局
关于印发《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
通 知
局机关有关股室、局属各站队:
现将《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八日
秦皇岛市抚宁区交通运输局
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为有效规范2016年度全局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确保全区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根据区安委会和市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制定2016年全局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深入贯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做到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积极创新安全管理、构建长效机制、探索治本之策,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为全区交通运输事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 工作思路
2016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一条主线、守住一条底线、构建完善“四个体系”、强化“四个监管”,即“1144”工作思路。以深入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以坚持全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零事故”为底线;积极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体系、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全面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时期、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以开展“平安交通建设创新年”活动为抓手,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防控能力。
三、 总体目标
全面完成2016年区政府、市局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五个零”目标:一是公路运输作业责任事故为“零”;二是厂内作业、职工伤亡事件以及火灾、爆炸等事故为“零”;三是交通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零”;四是“两节”、两会、暑期汛期、“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段安全生产事故为“零”;五是办公区域内消防安全稳定,火灾事故为“零”。
四、 重点工作
(一)以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主线,提升依法治安水平。
1.做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宣贯工作。制定“新安法”宣贯实施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贯活动。针对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干部职工分类进行培训,在全区交通运输系统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积极破解执法难问题,努力提高依法治安水平。
2.加强警示教育培训力度。坚持“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及时通报典型事故案例,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全系统要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全员警示教育,深化“双想”活动,保证教育效果,做到“预想、预知、预警、预报、预防”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畅通渠道,鼓励干部职工参与、监督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梳理总结、巩固深化警示教育成果,实现警示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3.加强执法检查力度。牢固树立用法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理念,积极破解“新安法”执法难问题,加大全系统“打非治违”执法检查力度,坚持凡检查必执法。行业监管部门要整合执法资源、优化力量配置,对重点企业提高检查频次和强度,通过开展专项执法、联合执法、集中执法等形式,依法有效查处、曝光非法违规企业和典型案例,始终做到高压严管、“四个一律”,坚决防止反弹蔓延、酿成事故。
4.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要全面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全员安全培训,按计划抓好年度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各级、各类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确保特种作业人员、职业资格人员100%持证上岗。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重点,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面向”(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职工),发挥行业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识技能,组织开展“安康杯”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强化警示教育,曝光典型案例,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二)以安全生产“零”事故为底线,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创建工作。
5.制定“平安交通建设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要明确细化目标任务与措施要求,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影响“平安交通”建设工作实施和活动开展的突出问题,继续大力组织“道路运输平安年”等活动,积极开展“平安公路”、“平安车”、“平安场站”、“平安工地”等创建活动,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狠抓责任落实,努力确保“平安交通建设创新年”活动升入推进、取得实效。
6.开展“隐患排查体系”示范单位建设工作。积极指导督促示范单位先行先试,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创建力度,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总结归纳、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进行交流推广,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7.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制度,定期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督导检查活动,着重解决重审批轻检查、重部署轻落实、重事故轻预防和上热下冷、监管力度逐级衰减等问题。通过编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指南》,使督导检查工作更规范、更有效。
(三)建立“四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8.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一要完善层级责任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细化各级各部门岗位具体责任,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头抓,与各项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切实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安全及其他业务部门的责任落到实处。二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健全“三项制度”,配备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加大事故隐患自查自纠力度,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升装备水平,改善安全条件,兑现承诺事项,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三要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约谈、挂牌督办、重点监管等制度制定,以事故多发地点、领域和单位为重点,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积极采取多种执法方式和管理手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作风、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严格监管、主动服务、依法行政,着力解决执法不严、监管缺位越位等问题。
9.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一是抓好企业的诚信等级评定工作。认真落实《河北省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办法》,制定完善相应措施,根据等级评定程序和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激励和限制措施,实现分级管理,做好交通运输企业的诚信等级评定工作。二是抓好企业承诺制建设。按照省、市、区部署要求,启动实施企业第四轮安全承诺,督促企业认真做好承诺书签订、自查自评、企业法人述职等工作,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业监管部门加强执法检查,确保履约践诺、安全生产。三是抓好企业标准化达标工作。继续依据省市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快行业领域企业达标考评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促进企业诚实守信经营。
10.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一是落实市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部署要求。进一步树立“隐患当成事故抓”的安全理念,夯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坚决杜绝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二是加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行业监管部门重点抓好“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危险桥隧公路运营、桥隧以及路堑高边坡公路工程施工等环节领域重大隐患风险防控标准的制定工作,建立隐患风险防控清单,实行挂牌督办,坚持整改方案、措施、结果和处理情况“四公开”,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确保全面排查、及时发现、严密防控、限期治理。
11.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置细则,规范应急救援程序和组织机构,及时做好应急设施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加强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理意识和应急实战能力;二是加强公路防汛救援建设,以各养护中心为依托,建立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区域间、部门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的公路防汛抢修抢险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四)突出“四个监管”,确保行业安全稳定。
12.突出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交通运输行业多、线长、面广,要强化问题导向瞄准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将安全隐患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一是抓好公路领域安全。以危路、危桥、险坡、险段为重点,对全区所有公路、桥梁、隧道每季度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严防路陷桥塌事故发生;持续巩固路域环境整治成果,严厉打击超载超限、侵占街道、私搭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二是抓好运输领域安全。围绕经营资格排查率100%、隐患整改率100%、安全教育覆盖率100%“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对“两客一危”、城市公交企业,从责任落实、运营资格、客运场站、内部管理、动态监管等方面强化检查力度,出重拳、下猛药,切实治理运输安全这一顽疾,全面提升道路运输“安全指数”。三是抓好施工领域安全。继续强化公路施工领域“防坍塌、防坠落、反三违”和“三同时”工作要点,做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试点工作,各监管部门要加强指导,确保取得阶段成果。继续大力推进公路桥梁、隧道和路堑高边坡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严格检查总体编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公路施工安全。
13.突出重点时期的安全监管。要高度关注“三个敏感时期”的安全监管。一是高度关注政治敏感时期的安全。主要是国家、省、市两会和暑期等重点时期,媒体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广。各单位务必增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和行动觉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真抓好这一特殊时期工作部署、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督导检查等各项工作,尤其是针对暴力恐怖袭击这一影响生命安全的最大威胁,从队伍建设、技术装备、方案制定、情报信息等方面周密准备,强化安保防范措施,狠抓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落实,确保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稳定。二是高度关注重大节日的安全。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道路运输、公路保畅任务重、安全压力大,各单位要加强基础设施、机械设备和作业现场的隐患排查,行业监管部门要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方式,加强对车、站、路等基层一线执法检查,实现重大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监管的“新常态”。三是高度关注重点时期安全。冬季、春运、汛期等重点时期,是生产安全事故易发期、高发期,尤其是冰雪、雾霾、暴雨等恶劣天气多,事故防控压力大、运输保障压力大,针对运输保障、公路施工等特点,加强预防、预控、预警、预报,切实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事故防范应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积极破解“2.28”现象和极端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带来的安全影响,加大防汛抢通、除雪保畅等工作力度,全力保障路网畅通和安全运输。
14.突出重点区域的安全监管。抓好安全生产,必须抓住重点区域持续用力,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一是高危行业集中的区域。主要是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较为集中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较为集中的汽车客运站和公交枢纽站。针对事故易发多发的区域,要实施集中打击、重点打击非法运营车辆,优化执法力量配置,加大现场监管力度,净化全区运输市场;二是安全事故易发的区域。主要是危桥险段及特长隧道的道路运输、公路运营和公路施工作业现场等环节领域,都应该作为重点区域加强监管。要建立公路、桥隧风险防控体系,完善施工作业现场防护设施,落实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生产等制度措施,彻底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三是监管力量薄弱的区域。县乡农村道路客运路况复杂,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职责分工不清、安全监管人员不足、安全监管力量较为薄弱。运输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班线运输车辆整合的研究,加强行业指导,完善农村班线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主体问题,切实把情况分析到位、把职责履行到位、把措施落实到位,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15.突出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要坚决扭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不放松,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把安全生产基础打牢、打实。一是加强源头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开工安全审查制度、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所有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全部配备安全设施,严格落实工程建设“三同时”制度;二是突出依法治安。各相关部门要强化依法治安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重点行业领域内企业,每月联合执法检查不少于1次,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制度化、常态化;三是深化打非治违。始终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认真总结打非治违工作经验,针对突出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更加隐蔽的新特点,创新监管模式,运用科技手段,采取明查暗访、联合执法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强化消防安全。要深刻汲取全国各地火灾事故教训,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大力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整治活动,组织开展内部火灾隐患自查,重点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测,做到防火措施、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