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  |  秦皇岛市政府

抚宁区人民政府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小康指数稳步提高,实现目标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 2016-05-11      发布机构:统计局      字体:[  ]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索引号:4020

小康指数稳步提高,实现目标任重道远
——抚宁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按照现行制度,小康监测统计工作只在省、市、县三级开展,市辖区目前没有开展此项工作。市辖区今后是否开展小康监测工作尚未确定。为全面反映抚宁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现状,进一步明晰工作推进重点,及时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抚宁在撤县设区前,我们按照上级要求,依据河北省制定的《设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2014年抚宁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的五大领域,25项指标进行了统计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抚宁县五大监测领域均有所提升,多项监测指标提前完成目标任务,但个别指标相对滞后,县域基础仍显薄弱。
一、 抚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已经取得一定成就
按照河北省统计局制定的县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五大领域、25项指标,从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五大领域对抚宁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抚宁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指数为77.82%,较上年提高4.69个百分点,较2020年基本实现小康80%的目标相差2.18个百分点,较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90%的目标相差12.18个百分点,在四县中位居第二,较全市水平低8.91个百分点。
一是在经济发展上,各项指标均有增长,第三产业比重指数最高。2014年,抚宁县经济发展指数为57.58%,较上年提高3.56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领域的4项指标中,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31823元,指数为59.36%,较上年提高3.9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29.37%,指数为58.73%,较上年提高2.97个百分点;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8.15元,指数为38.95%,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09%,指数最高,为97.73%,较上年提高2.65个百分点。
二是在民主法治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参选率提高。2014年,抚宁县民主法治指数为79.61%,较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村民民主意识、参选意识逐步增强,基层民主参选率达到99%,指数为100%;通过刑事犯罪人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火灾事故死亡人数和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综合计算出的社会安全指数为87.19%;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为22人,指数为51.64%,较上年人数增加8.52人,指数下降7.73个百分点。
三是在文化建设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文化财政支出逐年增加。2014年,抚宁县文化建设指数为69.14%,较上年提高14.74个百分点。近几年,抚宁县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兴建了博物馆、青少年文化宫,文化财政支出不断增加。从监测指标看:“三馆一站”覆盖率指数为78.51%;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为60.08%,指数为100%;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为43.35元,指数为28.90%,较上年人均增加8.98元。
四是在人民生活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抚宁县人民生活指数为88.51%,较上年提高4.33个百分点。抚宁县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监测指标指数均已达到100%。2014年,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13626.93元,指数为54.51%;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指数为86.4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2.95%,指数为92.27%;卫生发展指数为73.47%、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指数为95.56%。
五是在资源环境上,受大气环境质量考核体系变化影响,资源环境指数小幅提高。2014年,抚宁县资源环境指数为78.09%,较上年提高3.12个百分点。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由2010年的95.89%降至2014年的38.78%。所谓“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是指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重,2010--2012年AQI指数中没有考虑PM2.5因素,这几年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处在较高水平。从2013年开始增加了PM2.5检测,使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指数下降。单位GDP能耗1.883吨标煤/万元,指数为35.05%;饮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已达到目标值,指数为100%。
二、目前制约抚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现实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需要进一步做大。近年来,抚宁县经济总量已经连续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台阶。2014年从四县来看,抚宁县实现GDP总量155.5亿元,在四县中位居第二,按 2010年不变价计算,人均GDP为33836元,距小康标准57000元相差23164元,差距较大。当前,行政区划调整后2015年抚宁区地区生产总值108.0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翻一番,抚宁区GDP需达到155亿,即使按2015年抚宁区33.3万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6696元,与小康目标依然相差10304元。
二是产业发展需要提效升级。产业是经济的基础,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目前,抚宁县现代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旅游等产业发展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014年抚宁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虽然为39.2%,但抚宁县服务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基数大、比重大。2014年抚宁三大传统服务行业共实现增加值31.1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为51.0%,但以金融、房地产、物流、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仅为24.2%,两者相差26.8个百分点。
三是文化建设投入需要持续加强。2014年抚宁县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为2082万元,尽管比2010年增长近两倍,仍只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1%;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43.35元,较2013年增加8.98元,仍远远低于150元的目标值,指数仅为28.90%,直接拉低全县文化建设领域指数。县级财政对于公共文化方面的投入仍需持续加大。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加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引擎,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抚宁县城镇化率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小康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抚宁县城镇化水平为29.37%,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距小康社会目标(≥50%)差20.63个百分点。行政区划调整后,抚宁区城镇化率约为25.94,与小康社会目标差距进一步加大。
五是资源环境瓶颈亟需破解。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工业生产影响,2014年从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看,抚宁县PM2.5达标天数140天,全年有效天数为361天,据此计算得出的大气环境达标率仅为38.78%。经济发展如果不顾环境质量和节能降耗,资源与环境的紧箍咒将越绷越紧,势必导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的此涨彼落。
三、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几点建议
一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经济是基础,也是根本,必须始终抓好不放松。基于抚宁县经济发展现状,要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中之重。一是在发展理念上,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充分体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二是在发展模式上,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力求发展速度和效益双提升。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着力短板指标,确保协调推进。从25项监测指标的指数来看,尽管2014年有10项指标已经达到小康标准,但还有个别指标进程偏低,需要特别引以重视。与其他指标相比,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涉及人均的指标上,如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等指标另外单位GDP能耗和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等一些指标也影响制约了抚宁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影响制约这些指标指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这些指标体系,高度关注这些短板指标实现进程及发展趋势,重点突破,加以解决。

三是强化责任,加速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全面小康,需要绝大多数指标能够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个别指标实在困难的也要争取完成好一点。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按照“依法统计,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涉及小康社会统计工作的十几个部门,要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强大合力。各责任部门要将监测指标推进工作纳入部门主要工作之一,明确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及时掌握指标进度并根据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预警分析,积极推进指标达标工作。同时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上报指标数据的衔接性和准确性得到认定。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