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  |  秦皇岛市政府

抚宁区人民政府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积极应对区划调整,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发布时间: 2016-03-31      发布机构:统计局      字体:[  ]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索引号:4316

积极应对区划调整,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2015年抚宁经济综述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撤县设区后的新变化,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瞄准既定目标,强化工作落实,全区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趋好的态势。
一、主要指标稳中向好
初步核算,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99亿元,同比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78亿元,增长5.0%,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03亿元,增长2.7%,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增长1.0%,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18亿元,增长10.0%,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3:26.0:43.7。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2015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75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28.37亿元,增长1.5%;林业产值0.70亿元,下降5.4%;牧业产值25.55亿元,增长12.2%;渔业产值0.55亿元,增长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7亿元,增长15.0%。蔬菜总产量为106.56万吨,同比增长3.9%;生猪出栏为86.44万头,同比下降0.5%;家禽出栏985.58万只,同比增长13.9%;干果产量1.45万吨,同比增长0.4%;鲜果产量15.55万吨,同比下降2.4%;水产品产量0.58万吨,同比增长9.5%。
(二)工业生产小幅下降
2015年全区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6.54亿元,同比下降2.5%;实现增加值15.78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44亿元,同比下降0.1%;实现利税1.13亿元,同比减少0.16亿元,其中实现利税超千万企业5家,共实现利税2.30亿元。
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实现同比增长的11家,占比36.7%。产值超亿元企业12家,累计实现工业产值69.9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1.4%。产值在亿元以下、2000万元以上企业14家,实现产值6.1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1%。
(三)服务业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2015年全区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0.2%,其中其他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5.8%、20.1%,分别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6、1.2个百分点。二者合计拉动抚宁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抚宁经济发展。2015年全区批零、住餐、交通三大传统服务行业实现增加值18.67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为39.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70亿元,同比增长3.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18亿元,同比增长7.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79亿元,同比增长1.7%
(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10亿元,同比增长19.7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53.21亿元,同比增长16.8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89亿元,同比增长40.3 %。
全区工业性投资完成16.16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工业性技改投资完成10.06亿元,同比下降14.5%。
(五)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幅增长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1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8.19亿元,同比增长14.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43亿元,同比下降9.4%。
(六)全部财政收入小幅下降,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
2015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13.15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市区两级公共预算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5.6%;区本级公共预算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8.6%。全区财政支出20.32亿元,同比增长11.5%。
(七)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全区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631元,同比增长8.0%;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910元,同比增长8.2%。
二、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划调整后,原抚宁县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杜庄等五镇分别划归海港区、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管理。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以及区划调整带来的深层次变化,多种因素叠加交织,抚宁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愈加凸显。
(一)农业生产
1、生猪、蔬菜、板栗产业规模扩张受限。抚宁生猪产业已连续多年快速增长,2015年,由于生猪价格走低,生猪散养户退出、规模养殖场户的新建与扩增速度减缓;蔬菜产业增速虽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棚室蔬菜和高附加值蔬菜所占比重较低;板栗产业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产量增长缓慢。生猪、蔬菜、板栗产业面临的规模扩张瓶颈和增速放缓困难,必将导致全区农业经济总量增长受限。
2、区划调整影响农业生产“三条主线”。区划的变动,使抚宁农业经济总量下降较大,其中水产品产量下降90%以上,板栗产量下降40%以上,蔬菜、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产量下降15-40%左右,特别是食用菌产业需要重新培养扶持。
(二)工业生产
1、缺少战略性项目支撑。近年来虽然落地投产了一批新项目,但仍缺少战略性支撑项目,实现经济实力的越升缺乏有效的燃爆点。2015年,全区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下降2.5%。实现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7.1%,实现税金1.01亿元,同比下降13.2%。
2、区划调整导致工业规模缩减。撤县设区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少23家,占原抚宁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4%,产值减少55.0%,工业经济体系受到严重影响,失去了在金属压延、机械加工、玻璃建材等产业上的发展优势。原抚宁县六大支柱产业,仅剩农副产品加工、造纸和纸制品业两支柱产业,其中,造纸业近年来由于技术水平落后,竞争力不足,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同时该行业是国家限制发展行业,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正面临改造升级、转型发展问题,由此可见区划调整对抚宁工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服务业方面
1、商贸餐饮业竞争力需进一步加强。抚宁小城镇建设步伐较慢,人口聚集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贸餐饮服务业的规模扩张。特别是缺少特色鲜明、档次高、吸引力强的商贸餐饮企业,很难留住或吸引当地和周边人口的潜在购买力,不利于商贸住餐等行业发展。以零售业为例,2015年全区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0.79亿元,仅占全区的1.4%,区划调整后抚宁区将剩1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2015年,1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收入超千万仅3家,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发展壮大压力大。
3、服务业受区划调整影响明显。区划调整后抚宁服务业增加值减少17.4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9.0%,其中批零、住餐、房地产、交通运输业受到影响最大,四行业合计减少增加值12.60亿元,占减少额的72.4%。区划调整后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减少13家,占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54.2%,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减少61.4%。房地产业企业减少13家,占房地产企业总数65.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减少11家,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1.1%;营业收入减少65.7%。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运输仓储业,原抚宁县有7家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企业,区划调整后,仅剩3家,划出的4家企业营业收入占原抚宁县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企业营业收入的89.2%。
三、相关建议
立足撤县设区后产业和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等进行战略性重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稳定农业,实现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为目标,做大做强蔬菜、板栗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抓农业,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园区,让抚宁的农业既富民又强区。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是产业之基、发展之源。加强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开展绿色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抓住京津产业转移这一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密切与知名企业的联系,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完善企业间协作产业链,积极推进相关企业共同建立完善的配套体系,完善产业链条,增强配套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营造企业的共生机制,推进企业间信息沟通与技术交流,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引导企业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等形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三)把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旅游消费不仅直接拉动商业、食宿等传统产业,也对仓储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型现代服务业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充分发挥抚宁旅游资源优势,整合旅游资源,抓好行业管理,加强旅游市场建设,强化旅游企业管理,全面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围绕发展高端旅游,提升抚宁旅游建设水平,使之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而带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交通等各业竞相发展。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