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  |  秦皇岛市政府

抚宁区人民政府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抚宁区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 2024-11-01      发布机构:统计局      字体:[  ]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索引号:tjjxzdw/1735198212717

2024年前三季度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农业各项工作。我区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

一、总体情况

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79400万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147893万元,同比增长3.4%;林业产值5468万元,同比增长4.0%;牧业产值272989万元,同比增长3.8%;渔业产值1401万元,同比增长1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1649万元,同比增长7.7%。从分行业看,牧业产值占比最高,达到56.9%;农业占比次之,达到30.9%;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排在第三位,达到10.8%;林业占比排在第四位,达到1.1%;渔业占比排在第五位,达到0.3%。

二、农业生产运行特点

(一)农业种植业情况

1.蔬菜种植情况

前三季度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67万亩,同比增长1.8%;蔬菜总产量达到31.67万吨,同比增长3.7%。种植品种主要以西红柿、黄瓜、四季豆为主。

2.水果种植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园林水果产量7.4万吨,同比增长4.8%。种植品种主要以苹果、梨、桃为主,其中苹果产量2.73万吨,同比增长3.7%;桃产量3.36万吨,同比增长6.2%;梨产量0.69万吨,同比增长3.3%。

(二)林业生产情况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数据,前三季度完成造林面积200公顷,同比下降39.9%;森林抚育面积1067公顷,同比增长18.5%;木材采运17500立方米,同比增长69.9%。

(三)畜牧业生产情况

1.育肥羊饲养规模比较稳定。三季度羊存栏15.12万只,同比增长0.7%;羊累计出栏27.32万只,同比下降2.2%。饲养区域主要集中在坟坨管区、榆关镇、茶棚乡。

2.生猪饲养规模呈下降态势。三季度生猪存栏27.33万头,同比增长2.3%。生猪累计出栏47.89万头,同比下降2.0%。

3.家禽养殖规模比较稳定。三季度家禽存栏383.69万只,同比增长3.0%。家禽累计出栏927.8万只,同比下降1.3%。

4.牛饲养规模比较稳定。三季度牛存栏3.13万头,同比增长1.7%。牛累计出栏2.11万头,与上年持平。

(四)渔业生产情况

农业农村局提供数据,前三季度水产品产量完成855吨,同比增长9.6%。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设施农业体量小,市场竞争力弱

1、设施蔬菜发展偏缓。区设施蔬菜经过近20年的种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西红柿成功注册了“茶棚”品牌,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有专业市场,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但是与兄弟县区昌黎县相比,抚宁设施蔬菜发展速度偏缓。2023年昌黎县设施蔬菜产量达到44.68万吨,占蔬菜总产的比重达到37.3%。而抚宁设施蔬菜产量为7.78万吨,占蔬菜总产的比重仅达到14.6%,与昌黎相差近23个百分点。

2、食用菌发展滞后。村级报表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区食用菌产量呈快速下滑的态势。抚宁食用菌种植高峰是在2018年,食用菌产量达到了3628吨。之后几年食用菌种植进入了低迷期,产量也急剧减少。2023年食用菌产量仅达到105.8吨,与2018年相比下降97.08%。2024年前三季度食用菌的产量155吨,同比增长70.3%,主要是坟坨镇增加了食用菌种植。食用菌产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抚宁镇、留守营镇的种植户放弃种植造成的。通过与种植户了解,放弃种植主要是受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而兄弟县区青龙县食用菌种植已发展成为当地重点产业,年产量达到了1万吨,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二)畜牧业内部结构占比差异大,导致发展不均衡

2024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产值数据显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72989万元,从分结构情况看,牛实现产值20981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7%;羊实现产值29324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7%;生猪实现产值121702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6%;鸡实现产值19495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1%;其他畜牧业实现产值61611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2.6%。

生猪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最高,受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减少影响,导致前三季度下拉畜牧业产值0.13个百分点。由于其他畜种比重偏低,对畜牧业产值影响较小,无法弥补生猪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农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一是产业类型单一,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抚宁区通过龙头企业成长工程和产值倍增计划,初步形成了粮食加工、猪肉制品加工、干鲜果品加工、蔬菜加工等四大板块农产品加工链条,每项产业有1-5个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但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农产品精细、精深加工企业偏少;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不强。全区拥有省级乡村旅游景点4家。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模式主要以果蔬采摘、农业观光、农家乐为主。

四、对策建议

伴随我区实施“乡村振兴夯基行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发展方略,不断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我区的农业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扩大设施农业种植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1、加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建议以茶棚乡西红柿种植的成功经验为基础,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的种植,让设施蔬菜种植成为兴农、富农的主要产业。同时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农户新建或改扩建棚室。相关部门做好技术指导,帮助菜农提高技术,增加产量和效益。

2、支持鼓励食用菌种植。食用菌种植在成本投入上有相对优势,一个棚室的投入大约在1万元左右,相比设施蔬菜成本要低的多。但从以往的农户种植情况看,食用菌种植技术尤为重要,比如棚室温湿度的掌控、菌棒的扎眼等,都会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建议相关部门牵线,帮助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和周边县区的生产企业进行对接,到企业进行观摩学习,达成订单式生产模式。

(二)加强养殖业统筹规划,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面对当前畜牧养殖与环境之间的冲突,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建议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基础,从全局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控制养殖规模、饲养密度和发展速度。建议抓住肉牛、奶牛养殖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入,依托大型养殖企业的示范带动,推动全区肉牛饲养和奶业振兴,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加快“第六产业”发展的速度

依托抚宁区资源优势,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新产业上多做功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精品项目,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环境承载范围内实现产业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运用电商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