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区经济运行呈现承压增长、总体平稳态势。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四季度需紧盯目标持续发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6.6亿元,同比增长3.6%,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5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9.8亿元,同比下降6.3%;第三产业增加值61.2亿元,同比增长7.6%。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同期23.5:22.8:53.7调整为23.9:18.6:57.5。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9亿元,同比增长4.1%,比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41.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87.1%。蔬菜水果供应稳定。蔬菜产量31.7万吨,同比增长3.7%。园林水果产量7.4万吨,同比增长4.8%。畜牧业生产稳中略降。猪牛羊禽肉产量5.8万吨,同比下降5.9%。牛奶产量0.8万吨,同比增长6.0%。禽蛋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6.0%。生猪出栏47.9万头,同比下降2.0%;牛出栏2.1万头,同比持平;羊出栏27.3万只,同比下降2.2%;家禽出栏927.8万只,同比下降1.3%。
(二)工业支撑作用减弱。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比上半年下降4.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3.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2.0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6位,拉动GDP增长0.8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降0.81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22.5%,比上半年下降17.6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0%,比上半年下降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8.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1位。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6.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8.1%。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3.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8.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4.6%,其中工业性投资同比增长158.7%,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
(四)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1亿元,同比增长4.5%,比上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7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5.5%。全区11类限上单位商品类别中,4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实现增长。从商品类别看,拉动全区限上零售额速度的主要商品类别为中西药品类、汽车类,分别同比增长10.5%、31.6%。
(五)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5167元,同比增长5.2%,比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695元,同比增长5.8%,比上半年降低0.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缩小,城乡收入比为1.88,比上年同期缩小0.01。
(六)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前三季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25.0%,比上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9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半年提高20.0个百分点。
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92.7亿元,同比增长8.5%,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3.1亿元,同比增长13.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承压前行。今年以来,全区规上工业运行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5个百分点。除农产品加工外,其余主要行业均呈下降态势,5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产值同比下降的为34家,占比60%,拉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0.7个百分点。
(二)投资发展仍存弱项。一是在库项目进展缓慢。前三季度,在库项目109个,投资完成率为10.2%。其中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44个,投资完成率为11.5%;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投资完成率为6.4%;30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完成率为4.1%。二是新入库大项目数量不足。前三季度全区新增建设项目39个,其中5亿以上项目仅3个,个数偏少。
(三)建筑业持续下行。前三季度,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完成6.1亿元,同比下降31.6%,降幅较上半年扩大4.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25.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9位。签订合同额15.6亿元,同比下降15.8%。
(四)批发业形势仍需关注。受粮食批发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影响,前三季度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8.2%,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2.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4.2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工业经济支撑。密切关注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动态,提升其运营管理水平及适应市场能力,综合研判企业原料、用电、用工等关联指标走势,及时发现问题,切实纾困解难,助推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二)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加大与国家有关部委产业政策、重点项目实施对接力度、频次,瞄准京津及东北,强化推介,广泛收集政策信息与项目信息,重点盯准国家“十四五”乃至“十五五”规划布局,围绕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着力引进国家布局重点项目,以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三)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加大对本地建筑企业扶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项目优先本地、适当减免税收或给予奖励、清理拖欠工程款等方式,扩大本地建筑业企业市场占有率。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更多具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抚宁,推动建筑业总部经济发展。
(四)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契机,加大宣传和补贴力度,刺激居民购买欲望,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潜力。发挥近京津区位及交通便捷优势,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牵引带动康养地产、商旅文娱、体育健身、教育医疗、家政服务等配套服务业快速发展,打造新型消费热点,强化新型消费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