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传染病安全防护常识
1.什么是炭疽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2.炭疽的临床表现
炭疽分3种类型,其中皮肤炭疽占炭疽总数的95%。皮肤炭疽的临床表现为: 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后,快则12个小时慢则5天,就会出现不适症状。患者感觉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并在细菌入侵部位出现红色稍肿的小突起,感觉有些痒。1-2天内突起越来越大,皮肤越来越红,在突起周围出现一圈小水疱。随后水疱破溃,中央溃烂,形成一个大溃疡。溃疡底部是一个厚的皮革样的黑色痂皮。炭疽的最大特点是,虽然皮肤破损明显,但并不感到疼痛。一般2 -3周后,痂皮脱落形成疤痕。感染皮肤炭疽后患者要及时治疗,避免病菌进入体内器官而导致死亡。
3.炭疽的传播途径
牛、羊、猪、马、驴、骡等草食动物是炭疽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接触传播:人接触了患病动物的皮、毛等,炭疽杆菌可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而使人感染疾病。
②呼吸道传播:人吸入了炭疽杆菌的芽孢后可感染肺炭疽。
4.炭疽的预防措施
①隔离患者及病(死)畜。患者应该隔离至创口愈合、痂皮脱落、症状消失。病(死)畜应焚毁或深埋,坑内应撒漂白粉或生石灰。
②严禁剥食或贩卖炭疽病畜的肉和皮毛。
③可能感染炭疽病的畜牧业、屠宰业、畜产品采购加工业等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
5.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6.流行性感冒的特点
○流感的症状重,发烧多在38℃以上,且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则较轻。对于老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的人群,流感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人死亡。
7.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
●有流感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
流感病人应与家人分餐。
▲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圾桶,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
◆发生流感时,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不要出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必须出门时,应戴口罩。重病人应在医院隔离治疗。
8.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被称为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9.霍乱的临床表现
霍乱患者表现为腹泻和呕吐,继而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①腹泻及呕吐:霍乱发病多以急剧腹泻开始。多数腹泻不伴有腹痛,这与一般的胃肠炎有很大不同;另外,霍乱患者不发热,这与患痢疾也很不相同。霍乱患者的排便次数通常不是很多,但排泄量大。开始时大便为稀便,继而呈淘米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无明显的粪臭味。呕吐一般在严重腹泻后出现,常无明显的恶心感。
②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频繁的腹泻、呕吐之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起初患者只感到口渴,眼窝稍凹陷,口唇稍干,继而可有声音嘶哑、口唇干燥、皮肤皱缩、指纹皱瘪(故霍乱又称 "瘪螺痧" )、尿量减少、体温下降、脉搏变弱变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危及生命。
10.霍乱的传播途径
霍乱是一种典型的 "粪 -口" 传播性传染病。霍乱患者的粪便中含有霍乱弧菌,粪便可污染水源和食物。人喝了被污染的水或吃了被污染的食物,1 -2天(最快的几个小时)后便会发病。
11.霍乱的预防措施
只要能把住 "病从口入" 这一关,霍乱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①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或洗净,不吃生或半生的水产品。
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③自己或亲属出现疑似霍乱的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12.肺结核是怎样传染的
经空气中的飞沫、尘埃传播,这是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应该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
13.哪些人属于结核病易感人群
可以说人对结核杆菌普遍易感。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更容易被感染。
①不注意卫生,生活水平低下者为主要易感人群。
②老年人抵抗力低下,也为易感人群。
③ 在有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家庭中的儿童,都应该给予短期的预防治疗,这样可以避免感染发病。
14.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①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咯痰、咯血、盗汗、胸闷气短等。
②原发性肺结核临床表现为低热、烦躁不安、盗汗等。
③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为高热、疲乏、全身衰弱,紫绀、呼吸困难等。
④浸润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为心悸、咳嗽、咯痰等。
15.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结核病治疗时间长,许多人不坚持服药,使自己产生了耐药性,治疗相对困难多了。
●防控方法:
①及时发现排菌病人,对病人要进行隔离治疗,阻断该病的传播源,对其物品应彻底消毒,将其被褥放置在阳光下暴晒。
②早发现、早治疗是消除传染源的最佳途径。
③减轻精神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让潜伏性结核变成活动性结核。
④儿童要及时接种卡介苗。
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6.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为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引起的一种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17.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潜伏期为2 -10年,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①低热、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大腿根、腋窝和脖子两侧等处,无触痛。
②体质下降: 常表现为容易感冒、容易疲劳、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等。
③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等。
④各种病原体导致的继发性感染: 可表现为肺炎、食管炎、食管溃疡、胃肠炎等。
⑤肿瘤:如卡氏肉瘤、淋巴瘤等。
1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①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②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包括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具等。
③被HIV感染的母亲传染给胎儿或者新生儿。
◎温情提醒: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活动传播。也就是说,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叮咬、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均不会感染艾滋病。
19.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艾滋病主要靠杜绝各种可能的传播途径,如切实防止与传染源的性接触,洁身自好,避免性乱交;严禁毒品注射;加强个人卫生;严格管制血制品。其中避免性乱交是最重要的。使用安全套有很好的预防效果。20.什么是非典
非典即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其病原体是变异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简称SARS)。
21.非典的临床表现
患者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摄氏度,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轻微腹泻; 伴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22.非典的传播途径
①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
②接触沾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物品、用具等,经口、鼻传播。
③直接接触患者造成传播。
23.非典的预防措施
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共用毛巾、牙刷等用品。
②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搞好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③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④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时,须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