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  |  秦皇岛市政府

抚宁区人民政府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知识:九、动物疫情防护常识

发布时间: 2016-04-27      发布机构:应急管理局      字体:[  ]

体裁分类:突发公共事件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索引号:10070

 九、动物疫情防护常识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根据其致病力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感染的鸡群常常 "全军覆没" 。

2.人患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人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体温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则预后差,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3.人患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①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及其排泄物与分泌物。

②吸入病禽咳嗽或鸣叫时喷射出的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

③吃了病禽制品或被病禽污染的肉制品等食物。

4.如何预防禽流感

●普通人群

①避免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

②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

③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鸡、鸭等禽类食品。

④不随意进出疫区。

⑤勤洗手,特别是接触禽类后更要及时洗手。

⑥发现有疑似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

●饲养人员

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时要穿上工作服,最好戴上口罩。

②减少人体直接接触家禽的机会,工作服要经常清洗、消毒。

③接触污物后要洗手,处理鸡场粪污时应戴手套。

④发生疫情时要尽量减少与禽类的接触,接触禽类应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等。

5.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中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人畜疾病最为严重。人主要通过手、脚等处皮肤伤口感染病菌而发病,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6.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会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呕吐和皮肤有出血点、淤点、淤斑等症状。

7.猪链球菌病传播途径与预防办法

人在宰杀、切割、清洗、销售病(死)猪时容易感染猪链球菌病,尤其是手部有伤口的人员,会通过伤口感染猪链球菌而发病。

▲预防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办法是:

①病(死)猪应就地深埋或焚烧,禁止抛入河、沟、 水塘等水体内。

②购买经过正规屠宰检验程序的猪肉,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猪肉,特别是病猪、死猪肉。

8.如何预防狂犬病

人患狂犬病绝大多数是由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发病的。潜伏期短的10天,长的2年,甚至更长。

★防控方法:

①管理好传染源,捕杀所有野犬,对饲养的宠物应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即捕杀并深埋或将其焚毁。不可食其肉,以免伤人。

②病犬病猫的唾液中含有病毒较多,通过咬或舔到人的眼睛或肛门粘膜而感染。偶尔因为剥兽皮、食用患病动物肉而发病。

③被狗咬伤或被猫抓伤后应该及时接种疫苗,要做到及时、全程、足量注射。

9.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主要表现为恐水现象。典型病例的临床过程可分三期。

①前驱期或侵袭期,病人低热、恶心、头痛,周身不适,像患 "感冒" ;继而出现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头紧缩感。本期约2至4天。

②兴奋期患者在饮水时,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随后患者口极渴亦不能饮水,故又名恐水症。

③麻痹期,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平静,但肢体软瘫。面部无表情,呼吸渐微,血压下降,反射消失,此时患者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10. 被狗咬伤、被猫抓伤的救治方法

马上去当地市一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注射狂病疫苗。注射疫苗越早越好,千万别存侥幸心理。

★防控方法:

①当被狗咬伤、被猫抓伤后,应正确、及时地处理伤口,可用清水冲洗伤口,至少冲洗半个小时。

②冲洗后用烧酒或70%的酒精涂擦。千万不要包扎伤口。

③马上到当地市一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注射狂病疫苗。

④狂犬病的潜伏期为咬伤后的10天至2个月以上,一般为20至90天。

⑤注射疫苗一般不应超过一天,但倘若确已超过较长时间,专家主张还是 "宁补勿缺" ,也就是说还是注射疫苗为好。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