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131049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多措并举,促进我市皮草产业健康发展》收悉,现答复如下:
贵单位提出的多措并举促进我市皮草产业健康发展提案从实际出发,全面客观反映了当前毛皮养殖业的现状、存在问题,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并对未来毛皮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我们将积极采纳,认真抓好落实。
2016年,抚宁区狐狸存栏3.5万只,出栏9.4万只;貉子存栏16.3万只,存栏35.2万只;貂存栏1.6万只,出栏2.4万只。抚宁紧邻“中国养貉之乡”昌黎县,地理位置优越,除了生猪主线外,区委、区政府对特色养殖也同样高度重视,业务部门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实施标准化生产,增强行业竞争力水平。
一、加强绿色管控,推广生态养殖
由于狐貉皮草产业对土壤、水源、空气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我区严把狐貉养殖场备案关,对其饲料间、兽医室、隔离区、化粪池及垃圾处理场作出严格要求。指导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畜禽废弃物处理设施。于2012年建立广益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年可处理病死畜禽20000余吨,能够完全满足包括狐貂在内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需求。同时随着2016年、2017年抚宁对禁养区、限养区划定的逐步推进,沿洋河、戴河两岸
二、加强宣传引导,畅通信息渠道
建立信息综合平台,加强养殖户、养殖场、饲料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的紧密联系机制,同时借助“农信通”短信平台,发布狐貉养殖动态、价格、养殖技术、国家政策等信息上千条,保持信息的畅通,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动态,使养殖场户能够根据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提前做好养殖预警服务。
三、加强技术服务,紧跟市场走向
根据本区畜牧业发展特点和农民的需求,广泛持续开展科技培训活动,举办特色养殖技术培训班30多期,培训业务骨干200多人,积极帮助养殖场户引进狐貉优良品种,规划建设场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同时利用赶科技大集发放狐貉养殖技术资料1000多份,提高养殖户生产水平,增加养殖效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适应本区的狐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规范从幼狐幼貉繁育到皮毛产品加工一整套产业链上下游体系。
四、加强品牌建设,完善生产标准
借助临县昌黎皮毛生产、集散地优势,优化养殖结构,创建新品牌,逐步完善标准化生产规程,以提高狐貉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大力推广示范标准化,通过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示范、引导全区狐貉养殖户改变庭院、分散式养殖模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