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局在开展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三家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结合相关政策文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审计监督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政策研究,准确把握审计方向。审计伊始,我局组织区医保局、区卫健局等相关单位召开座谈会,广泛关注医疗卫生领域各项重大方针政策,系统整理出所要涉及的各项政策文件,正确把握各项政策之间的勾稽关系、联动关系、协同关系,认真研读具体条款,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
二是注重审前调查,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医疗领域有其特殊性,专业性较强,在实施审计之前,进行了有效的审前调查。首先熟悉医院的主要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药品出入库、销售、审核付款等流程、门诊服务流程和住院服务流程等。其次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审计人员除了要学习相关的基本知识外,还要及时与各个流程的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尽快了解医院的整体情况。同时,要了解医院的信息系统,搞清楚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勾稽关系。充分有效利用信息化数据,提高审计效益。
三是强化数据整合,深化综合分析应用。医疗信息系统种类多样,包含大量数据信息,在获取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利用大数据时,首先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清理,形成审计可利用的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其次注重对不同政策背景、不同阶段下的数据进行整合,制作数据模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使用。
四是抓好多点结合,提出合理审计建议。医疗领域复杂多样,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将传统审计与数据审计相结合,更精准的挖掘有效信息,提高针对性。将数据分析与实际业务相结合,深挖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将审计结果和分析研究相结合。对审计结果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深挖审计问题背后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提升审计结果运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