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问题目标导向,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坚持科学治霾、精准治污,全面利用无人机、污染物在线监控、分表记电、扬尘在线监控、重点用车门禁监管平台、秸秆禁烧视频监控平台等科技技术手段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全面监管,并结合实际按照主导风向变化情况,紧盯上风向企业污染因子排放管控情况,实现提前研判、精准防控,减少污染物累积。加强PM10扬尘在线监管、工业企业管控、臭氧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餐饮油烟管控、散煤整治,通过精准分析科学研判,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强化系统思维,推进河流全流域治理。巩固深化入海河流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成果,组织开展主要河流及支流、傍河村庄保洁行动,及时清理河道垃圾、枯草等污染源;聘请专业团队,对全区入海河流污染问题进行分析研判,精准施策,确保入海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全力做好强降雨过程入河污染管控,强化农产品加工废水管控,及时消除各类入河污染。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规问题排查整治,及时消除水源地各类风险隐患,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三是加强源头防控,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散养户养殖粪污处置、河道与交通干线两侧垃圾堆积、生活污水治理与管控、生活垃圾清理与转运问题等方面持续改善农村环境。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为重点,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持续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动态更新建设用地联动监管名单,防止腾退地块游离于监管之外。